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母亲节节日,是每年一次的情感推广“黄金档”。但真的聪明的品牌,早已不再满足于“当天销售量爆发”。他们关注的,是怎么样通过这场节日推广,撬动“情感+忠诚”的双重杠杆,把一次性的送礼物需要,转化为品牌的长期用户资产。
对于中国的出海品牌和跨境电子商务卖家来讲,这不止是一个销售量机会,更是打造品牌忠诚度、激活老顾客、拉动复购的“绝佳时期”。
一个节日,连接两个用户:送礼物者和收礼者
在西方文化中,母亲节节日的购物行为,一般是由孩子为妈妈挑选礼物。但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一笔订单,打通两个潜在用户的心智:
送礼物者:期望选一个“用心、特别、有意义”的礼物
收礼者:体验品牌商品,大概成为将来的忠实顾客
这是一场以“情感”为锚点的双向拓客。而你是不是能把这份情感延续下去,决定了这个节日是不是只不过“昙花一现”。
塑造情感链接:品牌忠诚计划的切入点
84%的美国人会庆祝母亲节节日,2025年预计消费将达到335亿USD。其中,35-44岁人群的消费力最强,这正是各知名品牌争夺的核心顾客层。
想在这场红海角逐中崭露头角,仅靠打折还不够,忠诚计划才是取得长线用户的重点:
•回顾去年购买行为,定向唤醒老用户
譬如:向去年在母亲节节日购买过礼物的用户发送个性化提醒,告诉他们积分余额可抵扣今年的母亲节节日好礼。
•勉励用户“升级”忠诚等级
假如某个用户距离下一级别只差一步,可以告诉他:“再买一份母亲节节日礼物,即可解锁专用福利。”
•引导注册与互动
鼓励访客注册账户、完成偏好问卷、上传送礼物对象信息,换取积分或小礼品,不只提升了用户粘性,还能采集宝贵的用户洞察。
制造仪式感:让客户记住你
买家的选择愈加多,只有“记住你”的品牌,才有复购的机会。你可以选择提高商品力,譬如:
1.塑造节日限定款,强化纪念意义
在包装设计、色彩搭配、商品命名上融入母亲节节日元素,如限量玫瑰色、印有温馨文案的包装,或是“致母亲的特别款”。通过“限时+限定”制造稀缺感,激起购买欲望。
例:Stanley推出母亲节节日限定Quencher杯子
2.附加情感元素,强化仪式感
在商品中加入“情感承载”功能,提高商品的情感价值,让用户送出“不仅仅是产品”的礼物。
例:Coach在母亲节节日推出“I Got It From My Mom”系列广告,强调母女之间的时髦传承。
3.丰富用场景,贴近现在的生活习惯
从用户视角出发,推出“合适母亲用”的商品变体。如操作更便捷的家用电器、功能更聚焦的美容仪、合适通勤或居家搭配的服装,强调“母亲真的会用上”的实用性。
例:Lululemon甄选母亲节节日礼物,让母亲运动愈加舒适。
或者通过会员权益来增加吸引力,譬如:
•针对去年热销单品推出“双倍积分”奖励,让用户在熟知的购买中获得更多价值。
•提前开启母亲节节日专用活动,给予会员抢先体验的机会,强化“尊享感”。
•推出“买礼送自己”组合打折,满足送礼物与自购双重需要,增强购买动力。
通过这类巧妙设计,不只提高实际转化的比例,也逐步在买家心中打造“值得回购”的品牌形象。
节后延续热度:从节日推广到全年推广
节日结束了,用户也就流失了?不!重点在于你的后链路运营方案,譬如:
•未注册用户唤醒:向“游客身份”下单的客户发送邀请,注册可获额外积分;
•积分提醒:借助“你还有积分未用”的推送,第三召回用户;
•节后营销延续:在母亲节节日后4-6周内推“双倍积分”或“溺爱自己”主题活动,引导二次购买;
•用户生成内容勉励:鼓励客户晒出母亲节节日礼物照,发帖即可得积分,塑造口碑与社交声量;
•好友推荐奖励:让孩子“推荐母亲注册会员”,完成首购双方都有奖励,用户增长更自然。
母亲节节日,不仅仅是一个推广节点,而是品牌忠诚的起点
真的有远见的品牌,不会把母亲节节日当作“短期营业额的救命稻草”,而是“全年增长的引燃点”。
从节前蓄水、节中转化、节后运营三个步骤,构建以忠诚体系为核心的用户闭环,才能让一次情感消费,演变成长期复购的品牌资产。
毕竟,花会凋谢,巧克力会吃完,但买家心中“值得信任且懂我”的品牌印象,会留得更久。
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看法,不代表雨果外贸立场!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,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赞同。
网站收录于以下专栏 品牌出海 53 个内容 · 3 人关注 查询专栏 跨境电子商务 1 个内容 · 0 人关注 查询专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