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最近泰国警方在打击电诈行动中上演了一出颇具戏剧性的场面。在演员王星让人骗至妙瓦底事件揭秘一个月后,当地警方展开突击行动抓获两名电诈头目。
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前几日LABUBU 3.0系列全球发售当晚,一场席卷全球的"抢购风暴"就此上演。有关话题瞬间登顶国外社交媒体,席卷了从美国洛杉矶到英国伦敦的时髦街区,实体店前都出现了数百米的抢购队伍。
在全球消费市场常见低迷的背景下,2024年潮玩行业却逆势上扬。
3月26日,泡泡玛特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:公司年营收初次突破百亿大关,达到130.4亿元。
事实上,LABUBU在国外早已是现象级的存在。它不只俘获了电诈骗子的“芳心”,更成为泰国社会各阶层的宠儿——从顶流歌手到皇室成员,无一不被这只“丑萌”精灵圈粉。泰国公主思蕊梵就多次被拍到在爱马仕包包上挂着LABUBU出街。
然而在展示缴获的赃物时,一桌子现金、名表和奢侈品中间,赫然出现了一只泡泡玛特的LABUBU公仔,在海量贵重物品中看上去格外抢眼。
泡泡玛特有什么特殊之处让老外疯抢?其全球化营销推广策略又有什么独到之处?跟海玛国际传媒一块儿探索一下吧!
值得注意的是,国外及港澳台市场表现抢眼,营收同比疯涨375.2%至50.7亿元,贡献了近四成总营收,成为推进增长的核心动力。
2024年3月,全球玩具行业迎来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:中西方两大玩具巨头相继交出了创纪录的财报成绩。泡泡玛特全年营收突破130.4亿元,同比激增106.9%,经调整净收益更是疯涨185.9%至34亿元;同时,行业龙头乐高也以743亿丹麦克朗的营收刷新历史纪录。
这两家分别来自东西方的玩具企业为什么能同时达成爆发式增长?深入剖析财报数据可以发现,它们不约而同地抓住了同一个商业密码——将目的客群从传统的儿童市场转向成年买家。
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,总部坐落于北京,是中国领先的时尚文化娱乐公司,专注于时尚玩具的设计、生产与销售,并通过IP孵化、艺术家合作和全途径运营构建完整产业链。其核心商业模式围绕“盲盒”展开,结合限量版、联名款等方案,吸引年轻买家。
1、拿捏成年人的玩具
泡泡玛特不只提供了情感寄托,更构建了完整的文化认可体系。通过盲盒采集、社群互动、旅游打卡等丰富的玩法,强化了用户的归属感与身份认可,使潮玩文化演变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法。
泡泡玛特在全球化拓展中重视IP当地化,通过结合不同区域的文化特点塑造差异化体验,与当地新锐艺术家拓展共创,将当地文化符号巧妙融入商品设计,推出具备地域专用感的限定款IP形象,以此打造与当地买家的情感共鸣。
在现代社会,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交重压与孤独感,成年人更渴望通过潮玩获得稳定的情感伴随。LABUBU凭着其独特的形象魔力,被年轻群体亲切地称为"精神搭子",数据显示34%的买家会每月购买配件为其装扮。
这种现象标志着全球玩具产业正在历程一场深刻的变革:玩具不再只不过儿童的专用,而是渐渐演变为成年人情感寄托和社交货币的要紧载体。归根结底,是泡泡玛特的玩具能提供情绪价值。
2024年,泡泡玛特旗下4个IP年收入突破10亿元,其中以LABUBU为主角的THE MONSTERS系列表现尤为亮眼,创下30.4亿元的营收佳绩。这正是买家想为IP情感价值付费的生动体现。即使面临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,泡泡玛特仍能通过限量款、艺术家联名款等高溢价特殊系列的精确运营,有效平衡价格敏锐型买家的需要。
在线下途径,泡泡玛特以纽约世贸中心、洛杉矶Westfield等核心商圈的高势能店铺为策略支点,塑造沉浸式体验空间。
这种"全球IP+当地元素"的混合革新模式,既维持了IP的全球统一调性,又通过文化符号的当地化演绎有效消弭了文化距离,显著提高了IP在地区市场的认可度和珍藏价值。
以现象级IPLABUBU为例,泡泡玛特针对不同市场推出文化定制款:在新加坡市场融合标志性鱼尾狮元素,在法国推出万圣节主题及埃菲尔铁塔造型的"小米兰"系列,在泰国则创作了极具当地生活气息的"Have a seat"盲盒系列。
2、情绪营销推广方案
泡泡玛特成功打开国外市场的重点,在于其精确的社交媒体当地化运营与情感共鸣方案。深度洞察不同市场用户的社交行为与情感需要,泡泡玛特构建了独特的情绪营销推广方案。
在线上途径,则依托TikTok直播、Instagram快拍等社交媒体的精确触达,推进北美市场线上收入迅速增长。
在内容上,使用双重方案:一方面通过当地国外红人合作迅速打造信赖,其次激起用户自发创作,形成可持续的UGC生态。这种"专业内容+用户共创"的组合拳,有效达成品牌与国外买家之间的情感联结。
图片来源:TikTok截图即一个全球主账号负责统一品牌调性,配合多个地区子账号进行当地化内容运营。这种构造既保证了品牌形象的统一性,又确保了地区市场的精确触达。
正如在国内入驻小红书、微博等社媒平台一样,泡泡玛特复制了国内多平台运营的成功经验,在TikTok、Instagram、Facebook、YouTube等主流国外社媒打造了"全球主账号+地区子账号"的账号矩阵。
图片来源:TikTok截图图片来源:TikTok截图在合作内容中,marcsebastianf以开箱新款LALULU为主题,通过其标志性的夸张反应和幽默解释说明,为观众打造了强烈的惊喜感和代入感。视频发布后引发粉热烈互动,评论区涌现很多关于LALULU的讨论与"求同款"的留言。
在自有社媒账号运营中,泡泡玛特展示出网感十足的情绪营销推广技巧。
以最近爆火的TikTok博主@marcsebastianf为例,他现在收成有190万订阅,他的潮玩开箱视频不只展示商品魔力,更通过活泼生动的表现形式传递快乐情绪——这种"商品展示+情绪传递"的双重价值输出,完美契合泡泡玛特"用潮玩传递快乐"的品牌理念。
在国外红人推广上,泡泡玛特严格筛选与品牌调性高度契合的时尚达人进行深度合作。其合作对象主要覆盖三大垂直范围:潮玩珍藏、美妆时髦、线下探店与生活方法类博主,通过创意内容达成精确触达。
图片来源:Instagram截图而在平时运营中,泡泡玛特则切换为温情模式。譬如让当红IP LABUBU组成"快乐委员会",通过趣味短视频为粉送上暖心祝福。这种运营方法既能制造话题性的社交狂欢,又能持续提供情感价值,最后打造起超越普通消费的品牌情感联结。
泡泡玛特深知"社交仪式感"的价值,将各种要紧进步节点转化为互动活动。无论是粉数突破50万,还是洛杉矶旗舰店开始营业,都会精心设计互动活动——通过留言/点赞/转发即可参与抽奖或获得限定周围,让每位参与者都获得价值认可感。
今年愚人节前夕,发布了一则"恐怖"声明,宣称人气玩偶将获得"自主行动"能力,制造了一场精心策划的社交狂欢。这场推广的巧妙之处在于:精确把握了Z世代追求刺激的心理——用户明知是愚人节玩笑,却依旧乐此不疲地参与这场"受到惊吓"表演,在"好可怕"的评论狂欢中与品牌形成深度互动。
海玛观品牌
泡泡玛特的成功虽受益于情绪消费的崛起,但其真的的角逐优势在于将IP商品化与情感营销推广方案深度融合。通过不断革新的商品内容和情感连接方法,在买家认知中打造很难复制的价值定位,这正是其不同于昙花一现的品牌的根本所在。
图片来源:Instagram截图这一系列活动是将消费行为转化为社交产出:通过奖励勉励用户自发生产UGC内容,从而构建"品牌勉励-用户推荐-分裂转变拉新"的闭环链路。
以上有关广告素材均采集于公开之信息,仅为研究剖析所用,有关版权归原著者所有。
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看法,不代表雨果外贸立场!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,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赞同。